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2024-08-12 08:11:27 来源:群众新闻
陕西省援藏建设的康乐新居。
陕西省援藏建设的噶尔县生态农业产业园。
对口支援西藏是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从党和国家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1994年7月,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陕西省对口支援阿里地区。
3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精心组织、高位推动,全力支持阿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拓展援藏领域、深化援藏内涵,形成了经济援藏、教育援藏、医疗援藏、就业援藏、干部援藏、人才援藏、技术援藏、产业援藏相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援藏工作格局,呈现出陕藏情深、携手同行的新气象。
30年来,陕西省先后选派10批368名三年期援藏干部、9批243名“组团式”医疗援藏人才和290名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医疗人才、3批61名“组团式”教育援藏人才和11批292名短期援藏干部。一批批援藏干部人才扎根西藏,以边疆为家,从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实施项目300余项,援助资金累计约22.8亿元,为阿里地区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陕西力量。
1995年,由陕西省第一批交通系统援藏干部设计监理的阿里第一条柏油路—陕西路。
经济援藏全面加力
在噶尔县生态农业产业园里,来自左左乡的加布正在细心地管理植株。从他熟练的手法来看,很难想象到,以前他仅仅是个只会放羊的牧区汉子。
噶尔县生态农业产业园是陕西援藏产业项目,总投资9000余万元,建设了215座温室大棚,解决就业近百人。群众在园区就业不仅能赚取丰厚的薪酬,还能接受专业培训。
“我也是听乡亲说园区里能挣钱,还能学技术才过来的,来了之后非常满意,一个月工资有6000元,实在找不到比这里更好的工作了。我一定要好好珍惜,多向老师学习。”加布乐呵呵地说。
陕西省援藏项目、普兰县现代农牧业示范基地负责人郭巨亮(左一),在指导普兰镇吉让居委会加兴组群众剪枝。
30年来,陕西省积极争取和落实援藏项目、资金,统筹推进“小组团”援藏,切实把党中央的特殊关怀、支援省市企业的深情厚谊送到阿里各族群众的心坎上,为阿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重点实施阿里陕西实验学校,噶尔县、普兰县生态农业产业园,噶尔县昆莎乡农牧科技产业园,典角村、鲁玛村、索多村等边境小康村,普兰县农牧区聚居社区,噶尔县左左乡公路沿线提升工程,普兰县西德村糌粑加工厂等设施建设项目,有力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城乡协调发展。
此外,陕西省援藏工作队充分发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科院等科研机构的技术、项目、资金、经验等优势,深入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园区“小组团”援藏,在噶尔、普兰两县打造优质蔬菜生产基地,推广设施农业、无土栽培等现代种植养殖技术,绿叶蔬菜、辣椒、茄子、西葫芦、玉米、圣女果、西瓜、甜瓜等果蔬种植管理技术实现普及。
陕西省援建的噶尔县生态农业产业园,改变了噶尔县蔬菜依靠外地调运的现状,丰富了当地群众的“菜篮子”。通过建立提升蔬菜种植体系,使狮泉河镇蔬菜自给率得到提高。
医疗援藏守护健康
援藏工作开展30年来,陕西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改善阿里地区医疗服务基础设施和环境,先后建成阿里地区人民医院传染病院区、120急救中心、外科综合大楼、地区中心血站、制氧站、高压氧舱等,对多个手术室进行升级改造,危重新生儿救治等五大中心建设稳步推进。
在陕西省“组团式”医疗援藏队的帮助下,2016年12月,阿里地区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二甲”医院。目前,正在开展“三甲”创建工作。
同时,先后选派9批243名“组团式”医疗援藏人才和290名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医疗人才帮扶阿里地区8所医院,推动陕西省人民医院等11家“三甲”医院与阿里地区人民医院签订了“以院包科”协议,着力打造心内、神外、妇产、儿科、介入诊疗室等重点科室,科室从17个增加到了48个,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脑外伤开颅手术、大骨节病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儿童骨折复位内固定术等在阿里地区成功实施,实现了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急性呼吸衰竭等760种疾病不出阿里就能治疗的目标。
2016年12月,阿里地区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二甲”医院,结束了全国唯一一个地级医院无等级的历史。如今,全地区医疗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教育援藏智慧启航
陕西省教育系统开展援藏工作以来,不断加大援助力度,创新援助思路和模式,坚持以促进陕藏多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着力提升阿里地区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随着一批批援建教学设施项目在阿里落地落实,一批批教育援藏干部人才来到阿里支教帮扶,一批批学生走出西藏来到陕西进行培养学习,阿里地区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截至2023年底,陕西省累计培养西藏班初高中学生3900余名、阿里地区中职学生280余名,在陕就读西藏籍大学生4739名;多所陕西学校和阿里地区有关学校结为“友好学校”,双向交流、共同发展,阿里地区各族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陕西省投资2.58亿元高标准建设的阿里陕西实验学校于2018年8月投入使用,被国家民委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学校”称号。陕西省在不断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还注重在阿里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给予更多支持。通过“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万名教师支教计划”等形式,先后选派114名优秀教师和8名教育援藏干部赴藏支教;建立“陕阿教师学习共同体”,实现陕西送教阿里地区全覆盖;与阿里地区教育局共建“大学生教育教学实践基地”,让陕西大学生来到阿里就业创业;打造5个“陕西省教学名师工作室阿里工作站”和拉萨阿里地区高级中学“5g云课堂”,通过云端课堂、直播教学、异地授课、线上交流等方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陕西省大力支持西藏民族大学建设发展,将西藏民族大学建设发展纳入新一轮对口援藏规划,制定支持学校发展的意见,安排专项资金,推动解决学校秦汉校区平面规划、临床专业硕士生规培基地、参加相关考试等问题,完善“一校帮一院”工作机制,推动西安交通大学等8所在陕高校以“一校帮一院”的方式支持西藏民族大学学科建设,进一步提高西藏民族大学学科专业的区域影响力,深化全方位交往交流交融,全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西藏民族大学作为西藏和平解放后党中央为西藏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扎根陕西这片沃土,始终把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为党和人民、为西藏各项事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
强边固边凝聚力量
从山坡上俯瞰噶尔县扎西岗乡典角村,全村建筑组成了上下排列的“八一”二字。“八”字由22户独门独院、色泽亮丽的别墅式住房构成,“一”则是两层楼高、功能齐全的村委会办公场所。土生土长在典角村的噶尔县干部阿旺卓玛告诉记者:“咱们村的面貌,跟区外的小康村并没有什么两样,虽然地处祖国西部边境一线,但生产生活条件一点也不差。”
典角村边境小康示范村于2012年10月竣工投入使用,总投资4842.94万元,其中陕西省配套援藏资金2060万元,共惠及农牧民群众47户166人。作为阿里地区边境小康村建设的典范,典角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第八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称号。
2012年10月,由陕西省援建的阿里地区首个边境小康示范村—噶尔县扎西岗乡典角村竣工。这是入住仪式上,群众跳起欢快的舞蹈。 本文照片均由西藏日报记者 温凯摄
30年来,陕西省援藏工作队深刻认识强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加快边境地区发展,扎实开展边境党建长廊建设和边境党建桥头堡建设,着力提升和改善边境一线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除典角村外,陕西省还分别投入配套援藏资金3000万元和4000万元,参与了索多边境小康村和狮泉河镇康乐新居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其中,狮泉河镇康乐新居项目分2期建设,总占地490余亩,项目的建成,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致富难、发展难的问题。
30年风雨兼程,30年援藏情深。30年来,陕西与西藏紧密相连,见证无数的努力与奉献,展示深厚的情谊与担当。陕西援藏的30年成就,犹如璀璨星辰,照亮了雪域高原的发展之路,陕藏友谊必将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升华,绽放出更加绚丽夺目的光芒。(记者 温凯 刘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