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2024-08-15 14:38:21 来源:群众新闻
8月7日,雨后的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翠华山景区云雾缭绕,宛如仙境。 记者 袁景智摄
编者按
省发展改革委(省秦岭办)发布的信息显示,2023年,秦岭陕西段生态环境优良等级面积达99.3%,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为82.20,秦岭陕西段生态环境质量达到最高类别。
秦岭保护取得如此瞩目的成绩,离不开大量秦岭守护者的常年坚守、默默奉献。在第二个全国生态日来临之际,记者走近在秦岭一线护林、护水、护动物的守护者,倾听他们守护秦岭绿水青山的动人故事。
扎根秦岭40年
护林员李西峰(右)在查看林区树木生长情况(资料照片)。
护林员李西峰是土生土长的周至县厚畛子镇人。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森林公园建设……在周至县国有厚畛子生态实验林场工作的40年里,他见证了林场的历史性转变,感受着秦岭生态环境的巨变。
“这里是大熊猫的走廊带。这几年,我见到大熊猫、林麝、红腹锦鸡、金丝猴、血雉等珍稀动物的频率越来越高了。这些动物对环境要求很苛刻,它们出现的频次和数量增多,是秦岭生态环境变好的见证。”李西峰说。
周至县国有厚畛子生态实验林场位于秦岭腹地黑河源头,管辖面积69.45万亩,下辖10个森林管护站,森林覆盖率达94%,是西安市最大的国有林场。李西峰十几岁便进入林场工作。在远离人烟的秦岭深山里,他无数次翻山越岭、巡林查山,常年与高山白云、飞鸟走兽为伴,日复一日保护这里的一草一木。“每次巡护的时候,都感觉自己像一个‘野人’。”李西峰笑称,他每次巡护累了,就地一坐;渴了,喝几口山泉水;饿了,啃两口自带的干粮。“从森林管护站出发,到最远的太平河巡护,一次需要3天左右,搭个简易帐篷住在野外是常有的事。”他说。
每月巡护22次、集体查山4次;做好防火、防汛、森林病虫害和野生动植物的监测;宣传环保知识……巡林的工作看似简单,其实任务繁重而艰巨。
秦岭的山路不好走,很多路都是人强行蹚出来的。李西峰撸起袖子,只见他双臂上都是树枝划的痕迹。“这有啥嘛!”他对这些伤痕不以为意,“守护秦岭,这是常有的事。”
推广科技护林后,李西峰所有的工作都被记录在手机里的护林员app中。记者在记录着移动轨迹的手机上看到,多年来,李西峰和同事们的足迹几乎遍布厚畛子生态实验林场的沟沟岔岔。“从当实习生到现在,我平均每年上山巡查260次,行程3000多公里。这69.45万亩林场就是我的家!”提起自己守护多年的林场,李西峰难掩骄傲,他亲眼见证了林场的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92.3%提升到94%。
在林子里待了40年,这里处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走过一片山坡时,李西峰停了下来。他指着远处的一片树林告诉记者:“这些树,都是我年轻的时候种下的。”
看着曾经种下的树木扮靓绿水青山,看着巡护时走过的河流变得清澈透明,看着林区里珍稀动植物越来越多,李西峰心里充满自豪。“我今年已经57岁了,即将步入退休年龄。我大半辈子都献给了秦岭,无怨无悔。”李西峰说,“在保护秦岭、保护生态环境的路上,我们依然任重道远。我已经不再年轻,希望更多懂科学、懂技术、有能力的年轻人,能够投身到保护一线来,为森林保护和秦岭生态环境改善,再鼓把劲、加把油。”(记者 申东昕)
“生命线”上护水人
8月8日,田光松(左)和志愿者巡查河道,捡拾垃圾。
8月8日,佛坪县长角坝镇沙窝村。
一场急雨洗去了连日的燥热,37岁的代海生骑着电动车,沿着椒溪河东岸的公路往下游巡查。每到一个下河口,代海生就会停下,认真观察河道内的水流情况,看看有无人员、车辆擅入。
“这些年,大家的护水意识明显提升,已经很少能看到非法采砂和擅闯河道的行为了,但村里这18公里河道,我每天都必须走一遍。”代海生说。还不到11时,他手机里的“智慧巡河”app上显示他已完成近10公里的河道巡查。
代海生是沙窝村党支部书记,也是椒溪河村级河长之一。
发源于秦岭山脉北庙子的椒溪河是子午河一级支流、汉江二级支流。位于椒溪河上游的沙窝村正是确保一江清水南下的首要关口。
如何让青山有“价”、绿水含“金”?这是代海生和村民们共同的“必答题”。
临近中午,位于沙窝红军旧址附近的农雅园农家乐里热闹非凡,等待用餐的游客悠闲地喝着茶、聊着天。37岁的洪光林和家人忙前忙后,将一道道陕南特色佳肴摆上远道而来的客人的餐桌上。
记者注意到,农雅园后厨明亮、干净、雅致,前庭后院收拾得井井有条,生活垃圾严格分类摆放等待清运。
在开门营业的7年里,农雅园农家乐的年均收入超过30万元。“生活垃圾由村上统一收集处理,污水通过管网直接送到污水处理站。”洪光林笑着说,“一切都得益于秦岭的自然风光,绿水青山就是我们的金山银山,我们要守护好这好山好水,绝对不能让垃圾、脏水污染椒溪河!”
作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全国第三批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依托秦岭独特的山水风光、大熊猫和金丝猴救护繁育基地,沙窝村年均接待游客超过70万人次。
洪光林告诉记者,作为村里的用水大户和良好生态环境的受益者,经营农家乐的村民更懂得珍视这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自觉守护产业发展的“生命线”,全村形成了护水用水的良好氛围。
不只是沙窝村。13时许,在毗邻的沙坝村,身穿红马甲的护水志愿者田光松和队友小心翼翼地下到河道,用力拔出卡在乱石中的树枝。“如果放任不管,上游冲下来的杂物很容易堆积,在河道形成新的污染点。”田光松说,作为世代沿河居住的村民,乡亲们都自觉做一江清水的守护者。
从个人到群体,从举措到机制,佛坪县不断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设立县镇村三级河长、湖长、河道警长140名,并把全县108名县镇村三级河长全部纳入“智慧巡河”app平台进行管理,实现河湖管护智慧化、数字化、常态化。良好的水生态环境,不仅吸引来中华秋沙鸭、鸳鸯等多种鸟类和水生物种,也让秦岭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不断迈向新的阶段,一幅“高颜值”的生态画卷正在秦岭腹地徐徐铺开。(记者 刘印文/图)
从“熊猫小子”到“熊猫爸爸”
8月9日,向定乾(左一)与他带领的生态研学团队。
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洋县北部。这里是野生大熊猫秦岭亚种的核心分布区。最新数据显示,辖区内的秦岭大熊猫有57只,约占全部野生秦岭大熊猫的17.68%。保护区有20多位野外巡护监测员。他们配备相机、gps定位系统、电脑、望远镜等工作设备,每年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野外。
作为野外巡护监测员中的一员,向定乾一直坚守在巡护一线,熟知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的活动轨迹。
8月9日,在新一轮巡护中,向定乾沿着兽道前行,扒开浓密的草丛,一块隐藏在竹叶中的粪便露了出来。“从粪便的样子看,这是只相对年轻的大熊猫,身体健康。粪便很新鲜、含水量高,说明这只大熊猫没离开多久。”他说。
齿痕、脚印、粪便……这些细微的甚至让人“避之不及”的线索,都是野生大熊猫保护中的重要元素,隐藏着包括大熊猫dna在内的一系列生物密码。向定乾就是一个“解码者”。“除了用肉眼观察,粪便在显微镜下能‘说’出更多信息。3天以内的新鲜粪便可以监测大熊猫的个体信息,带有竹节的粪便还可以监测大熊猫的年龄结构。有了这些数据,科学家就能深入了解大熊猫的种群结构与生活习性,精准决策野化放归的大熊猫是雄性还是雌性,应该放归哪个区域。”向定乾说。
每年夏天,巡护工作就会变得尤为艰苦。这和气候有关,也和大熊猫的习性有关:8月,生长于低海拔的巴山木竹口感变差,大熊猫开始向更高海拔迁徙,寻找更美味的秦岭箭竹。这意味着,野外巡护监测员需要攀爬到更高的山林里寻找大熊猫。
秦岭深处潮湿,像是能拧出水来,向定乾擦了一把头上的汗继续爬山。他告诉记者,为了研究大熊猫的作息和生活习性,自己最长一次在野外住了20多天。露宿一夜,早上起来衣服开始滴水,洗好的衣服10天左右才能干,抓起来闻一闻,一股霉味扑鼻而来。
除了大熊猫,向定乾还熟知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202种兽类的活动规律,掌握了369种鸟类的形态特征,是保护区里的“百事通”。他的许多图片资料,更是记录了一些动物鲜为人知的生物学习性。他曾在保护区发现了云南、贵州一带才有的大拟啄木鸟,为专家研究气候变化和物种迁徙提供了重要参考。
最近,向定乾正忙着“带孩子”。“暑假是孩子们研学的高峰期,我作为自然导师带着他们认识秦岭、认识大熊猫。”向定乾说,“在秦岭,我带着孩子们布设红外相机、认识野生动植物、寻找大熊猫的足迹。以前,同事总是叫我‘熊猫小子’,现在,我的年龄都可以当‘熊猫爸爸’了。大熊猫的保护离不开人,希望通过认识秦岭引起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兴趣,在我退休后,还能有下一代接力扎入丛林,用更科学、更严谨的方法保护秦岭、保护野生大熊猫。”(记者 申东昕文/图)
记者手记 | 人人参与 保护秦岭
三秦大地上,活跃着非常多的秦岭守护者。他们有的十年如一日自发巡河巡山,有的与山林为伴,将一生献给了父亲山秦岭,有的立足专业优势,对秦岭野生动植物多样性现状进行持续关注和调查……采访过程中,这些秦岭守护者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希望更多人参与到秦岭保护之中。
秦岭很大。就秦岭陕西段而言,涉及6市39个县353个乡镇4020个行政村,常住人口约489万,户籍人口680万。这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空间,区域经济要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要提高,处处都涉及保护问题。“在秦岭保护中,我只是个微小的存在。别说一个,100个向定乾丢进去都翻不起一个水花。”“熊猫小子”向定乾说,“一个人的力量很渺小,但如果大家都有了同样的环保理念,就能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要保护好秦岭,关键在参与。一生扎根秦岭是奉献,旅游中随手捡拾垃圾也是奉献;每天坚持巡河值得赞赏,但随手转发热爱秦岭的小贴士也很可贵。秦岭的守护不能只靠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秦岭是一个整体,秦岭的保护也应该是一个整体,除了少数生态标兵,也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来守卫这座巨大的宝库。
保护秦岭生态环境,还要将法治的刚性约束、利益的有效引导以及文化的自觉这三者相结合。政策和制度设计上要保护群众的实际利益,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秦岭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逐步扩大补偿范围,合理提高补偿标准,有效调动全社会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同时,还要注重文化宣传,让保护秦岭成为三秦儿女的行动自觉和社会风尚。(申东昕)